工商業儲能
工商業儲能為電網需求側響應重要手段。
根據《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不同階段,儲能發展要求各不相同,從滿足日內平衡調節需求,到長時儲能規模化應用,再到多類型儲能協同運行,儲能各技術路線將實現多元發展、協同互補。
工商業儲能是指寫字樓、工廠等用電側配備的儲能設備。
工商業儲能主要通過能量時移、峰谷價差套利、容量電費削減、電力現貨交易、電力輔助服務等盈利渠道獲取收益來回收投資成本,目前峰谷價差套利為主要收入來源。
工商業儲能系統主要包括PACK電池、PCS(儲能變流器)、BMS(電池管理系統)、EMS(能量管理系統)等。
工商業儲能是儲能在用戶側的典型應用,與戶用儲能同屬表后市場,相比表前儲能,具有單體規模小、電壓等級低、以用電價格結算等特點。
從產品形態來看,工商業儲能產品通常為百千瓦時級的戶外機柜,采用模塊化設計。
順應國家雙碳目標,工商儲政策利好不斷。在“雙碳”成為全球共識的大背景下,我國為精準科學降碳,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將能源政策由能耗雙控調整為碳排放雙控。電力政策通過豐富盈利來源激勵工商業用戶配儲,推動了工商業儲能商業化進程。
2022年,我國工商業儲能新增裝機規模約1.6GWh。我國儲能裝機以大儲為主,2022年用戶側儲能容量1.64GWh(含3個10小時鉛炭儲能項目),占全年新增裝機的10%。我國居民電價相對較低,戶用儲能安裝動力不大,因此用戶側儲能基本為工商業儲能。
根據Wood Mackenzie, IEA,SolarpowerEU, USDOE的數據,全球戶用儲能市場新增裝機規模預計從2021年的9.5GWh上升至2025年的93.4GWh,復合增長率達77.07%;全球工商業儲能累計新增裝機規模預計至2025年將達94.0GWh。
虛擬電廠
虛擬電廠本質是分布式電力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技術將同一&不同地理位置的分布式光伏、儲能、可調負荷,聚合為“資源池”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獲得補償(既可作為“正電廠”向系統供電調峰,又可作為“負電廠”配合系統填谷)。
虛擬電廠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發電廠,而是一種智能電網技術,其核心理念就是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把工廠、商場甚至居民家的各類分散、可調節的電源和負荷匯聚起來,形成一個虛擬的“電廠”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
從2022年初至今,國家級層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扶持虛擬電廠,其中新能源汽車、車網聯動(V2G)以及電動汽車充電設備被提及。
虛擬電廠的產業鏈由上游基礎資源、中游數字平臺和下游虛擬電廠聚合商三者共同組成
上游基礎資源主要包括可調負荷、分布式電源和儲能設備;中游資源聚合商主要依靠互聯網、大數據等,整合、優化、調度、決策來自各層面的數據信息;下游電力需求方由電網公司、售電公司和大用戶構成。
虛擬電廠市場規模廣闊,據國電投《我國虛擬電廠的建設發展與展望》數據,以往電力系統的削峰填谷多依靠火電,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元電廠和配套電網;而通過虛擬電廠實現、投資僅需400-570億元。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