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電力數字化轉型,從其得以有效運行的條件看,需要軟硬兩個方面的支撐,即:相匹配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市場機制設計。
(一)新型基礎設施為能源電力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大動力
打造能源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新型基礎設施,關鍵在于能夠將傳統能源生產力與新型數字生產力進行全面融合。在電力、算力的融合方面,以云平臺為基礎架構融入以5G、北斗、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已經成為電力、石油、管網等能源領域的數字化底座,這些數字技術與能源基礎設施進一步融合,支撐傳統能源基礎設施轉型升級,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更加智能化;在生產要素的融合方面,能源資源等傳統生產要素與數據、知識等新型生產要素實現融合與自由流動,中臺化的運營模式使得能源行業配置資源的模式發生變化,既是數據要素的配置模式,也是對一線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的重新組織,并使能源系統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明顯提升;在數字技術融合方面,能源大數據、能源人工智能已經深度融入到發電、配電、調控、油氣勘探、設備運維等不同場景,以數字孿生、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將為能源電力數字化轉型構筑新一層創新基礎設施平臺,為建立可信互信、模擬仿真、協同創新的協作模式提供便利條件。
(二)新型能源市場與產品服務為能源電力數字化轉型開辟新空間
能源電力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對能源產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還需要從數字經濟出發,開發新產品,服務新市場,激發能源數字產業新活力。在新服務方面,重要公共服務就是數字平臺服務,例如能源大數據中心、新能源云,這些數字平臺最重要的功能是為政府、能源大企業、中小企業、用戶等提供信息互聯互通、價值協同共創的平臺生態網絡,從而對全社會降低用能成本、提高辦事效率、支撐政府治理等發揮重要功能;在新產品方面,能源電力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將涌現出一些能源數字產品,本質上是由“算法、算力、數據、知識”構成的解決能效、能源預測等具體問題的產品與服務。例如正在由國網能源研究院開發的“調用社會資源參與尖峰時刻平衡交易的用能權憑證”產品,其基本理念是利用市場化的價格信號與激勵手段,以及數字化的透明化高效率手段,為解決電力供需矛盾貢獻增量價值。在新市場拓展方面,隨著電力市場的現貨交易、中長期交易產品不斷豐富,對碳市場、數據市場、金融市場的交匯將是能源數字新產品與新服務充分發揮價值的舞臺。其中,電力市場能夠為能源數據市場提供價值密度高、分秒級實時準確、全方位真實可靠和全生態獨占性鏈接的電力數據,同時電力市場和碳交易市場的高度耦合可進一步加速市場主體的參與活力,還將吸引來自能源數據市場、能源金融市場等多種主體的共同參與,為電力大數據進行清洗、分析和挖掘,為低碳數字產品和減碳特色服務提供金融保險、定價等衍生服務。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